飞傲 FX17 圈铁静耳塞:足够「静电味」的旗舰代表
如今我们若要讨论「静电味」的耳塞,那么飞傲 FX17 必然是其中绕不开的代表产品。
如果是十年前,你告诉我飞傲要出一款近万元价位的耳塞,我可能会觉得飞傲是不是有点膨胀了,但如果是现在,我会认为飞傲也该要逐步接近那个五位数价位的顶级赛圈了,数年来的技术积累和品类扩展让飞傲早已有了迈入「顶级旗舰市场」的实力,就差那么临门一脚。
如今,新一代圈铁静混合旗舰耳塞 FX17 代表飞傲狠狠地踢了过去。
我们先来看看其官方售价,FX17 的官方价格为 9999 元,虽说离万元还差一块钱,但基本可以视为万元价位的选手之一,以后谁再问我预算千元推荐什么耳塞,直接首推 FX17(笑)。看型号可以直接明白,飞傲 FX17 是 2023 年推出的 FX15 升级版本,同属于圈铁静混合单元系列,该系列最大的特点便是基于声扬 EST 静电单元打造富有「静电味」的听感表现,整体的高频和极高频部分均有着相对出色的延展性和亮度。此前的 FX15 还特意配置了「静电开关」的设定,为的就是让用户可以更为明显地感知到 EST 静电单元所带来的华丽高频提升。
当然,FX15 在我看来毕竟还是飞傲在此类目的首次尝试,因此整体表现还有不少可优化的空间,但这一次,FX17 可谓惊艳,对比 FX15 在声音完整度上升了一个台阶,不得不说,此前我对飞傲耳塞中最为满意的型号是 FH19,但现在我决定替换成 FX17。
显然,不光光是我自己对于 FX17 相当满意,飞傲内部也将 FX17 钦定为自家的「18 年的声学结晶」。飞傲的创始人 James 破天荒地在 FX17 的包装盒内部写了用户寄语,并且每个 FX17 均配备了专属的编码纪念铭牌,为了纪念飞傲成立十八周年,这个铭牌还是乌木加不锈钢做的。简单回想了一下,似乎有类似待遇的飞傲耳机型号也就上一次 14 周年纪念的限量版 FDX 了,但即便是 FDX 也并没有这一次 FX17 给到外部传达的自信心那么足,直接以官方的口吻将飞傲在声学领域的专业经验沉淀、美学设计和理想化的调音同时寄托在了一款产品之上,由此可见,对于 FX17 带来的表现他们真的非常有自信,也非常自豪地在告诉我们:「这,就是我们的顶级旗舰作品。」
确实,你可以从很多方面感知到 FX17 的「特殊待遇」。
譬如,FX17 标配了目前飞傲在售的最强线缆 — LC-RE Pro,这是一条由单晶铜、纯银、单晶铜镀金混编的线缆,八股共 360 芯,官方售价就在 1299 元。其可更换插头的设计也升级到了 2.0 版本,不是以前直接拔出插头母座的设定了,而是改为了更方便的插头底部直插旋锁的设计,插头外壳上也特别标明了母座豁口的对准位,在你更换插头时就更容易对齐位置了。
值得一提的是,FX17 标配附送了一个 3.5mm 单端插头、一个 4.4mm 平衡端插头和一个 Type-C 数字音频解码插头,前面两个都是非常常见的插头规格,但这个 Type-C 数字音频解码插头应该是第一次出现在飞傲的耳机标配配件中。之所以叫它数字音频解码插头,就是因为这个插头是内置了 DSP 音频解码芯片的,规格上是平衡输出的设计,最高支持 32bit/384kHz PCM 的音源解码,并且还支持飞傲软件平台的 8 段 PEQ 调节,这可玩性就高了。通过 Type-C 数字音频解码插头,你可以很轻松地将 FX17 与你的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连接,出门就可以少带一个小尾巴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插头在通信标准上只支持 UAC 2.0,因此 UAC 1.0 的设备是用不了的,比如 Switch。
此外,FX17 还标配了目前飞傲几乎所有的耳套规格,总计 22 对不同类型、尺寸的耳套,其中包括了像 HS20、HS18 和 Spinfit 等特殊规格的耳套,我个人日常更喜欢使用 HS20 搭配 FX17,一方面在听感上更为通透均衡,对于低配部分也有一定的辅助优化,另一方面全透明的 HS20 和纯钛腔体的 FX17 实属很搭,颜值即正义。
是的,这一次的 FX17 并没有延续此前 FX15 的 3D 打印树脂工艺,而是采用了纯钛金属材质的腔体设计,经过了抛光处理加上 PVD 电镀工艺后的纯钛腔体呈现出了镜面的效果,整体质感非常在线。FX17 的面板设计也极其简单,只有一个凸起的弧线,官方称其为「飞傲弧线」的设计语言,通过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一丝光影衔接的意境,算是在全镜面的腔体上相当克制地做了点缀处理。我依稀记得 FX17 刚在展会上露出时工程样机的腔体面板是较为传统的乌木面板,估计是吸收了不少玩家意见后内部才决定更换为现在的纯钛金属面板,这种改动我认为是正向的,毕竟现在不少顶级旗舰耳塞在面板上的花样实在是太多了,雕刻镶钻已经屡见不鲜,在追求极致个性化的时代纯钛腔体还是显得更为「科技感」一些。
如果后续飞傲计划在万元市场吸引来更多拥护者,那么我会建议在耳塞的艺术性上多做一些文章,顶级的声音素质自然是根本,但艺术感性层面的给予也是这个价位产品带来的重要「情绪价值」。
声学架构方面,FX17 采用了一颗 10mm 的锂镁合金振膜动圈单元、两颗楼氏的复合动铁单元(合计四颗动铁单元)和声扬的八颗 EST 静电单元方案,总计单边是十三个发声单元的架构设计,对比此前的 FX15 在硬件规格上是全面升级的,并且有了之前 FX15 的设计经验,FX17 在单元配置、规格设计和分频部分均有着更为成熟化的处理。相较于 FX15 而言,我认为 FX17 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 整体在高频和极高频部分的表现更为亮眼,所谓的「静电味」更浓,听感更为干净通透;
- 中频人声的部分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不像 FX15 听感那么肉了,在衔接上更为顺滑;
- 驱动性上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听音门槛较低,比起 FX15 来说声音的下限明显拔高了。
从这三个提升点来看,我相信你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对于 FX17 是颇为钟爱的了:一方面它着重强调了内在静电单元的存在感,突出了高频部分极为细腻的处理,另一方面它做好了混合单元之间的衔接问题,更成熟的分频让整体的听感减少割裂与短板,强化声音上的一体性和均衡感,更重要的是它还不难推。在官方参数上,FX17 的灵敏度为 104dB@1mW,阻抗为 16Ω@1kHz,数值层面比起 FX15 就已经容易伺候得多,那么有多容易伺候呢?只要你搭配上标配的 Type-C 数字音频解码插头,手机也能推出非常不错的声音素质,我日常在办公室懒得用播放器的时候,就很喜欢拿 iPhone 用 Type-C 口输出给 FX17 听歌,50% 的音量便已经足够驱动其达到我期望的响度,配合上流媒体这倒是一个相当轻松愉悦的听音过程。
当然了,FX17 虽然是一条容易伺候的旗舰混合单元耳塞,但并不代表这就已经是它的完全体。标配的 Type-C 数字音频解码插头在我看来只是满足搭配移动设备的一种便捷方式,想要听到 FX17 的上限还是需要搭配更为高质量的输出设备。我尝试过把 FX17 接在不同的前端上,试图把握它真正的声音实力,可以明确的是 FX17 绝对是一对富有声音潜力的耳塞,使用手机 Type-C 输出下的 FX17 虽然高频部分表现优异,但对于大场面的控制感会稍显凌乱,整体的声音线条不够稳健,听感上稍许浮躁和毛刺感,而一旦换成有着足够控制力的飞傲 K17 桌面解码耳放输出,FX17 的声音高级感即刻展现了出来。
从音色上来说,FX17 是一条有着非常清晰轮廓感的耳塞作品,这种轮廓感的形成是其足够出色的解析力和明确的声音线条所带来的,你能够感知到 FX17 的声音处理是相当直接且有刚性,对于声音的染色极少,乐器的还原直白且有力量感。得益于声扬的八静电单元,FX17 在高频和极高频部分的表现颇为出彩,听一张爵士乐的专辑,萨克斯明亮的音色有点直冲脑门,特别是对于极高频部分的声音处理很有空间感,声音细腻且不刺激,你甚至是能够听出铜管乐器在高频部分再往上的高频泛音。而飞傲之所以在 FX17 上选择使用八颗静电单元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声扬的 EST 静电单元的灵敏度较低,只有 99dB/mW,如果要让静电单元的声音不被其他发声单元的声音所掩蔽掉,那就多来几颗提高声压级,并且飞傲还把静电的分频点设置在了更低的 6kHz,一般来说 EST 静电单元的分频点都会划到 7kHz~10kHz 之间,但 FX17 把静电单元所负责的频响范围扩大,听感上也就更容易感知了。
不得不说,FX17 在声音的处理上飞傲是下足了功夫,不仅仅是高频部分的亮眼,其中频部分也是用到了 FH19 同款的定制中频复合动铁单元,低频部分则完全由 10mm 的动圈单元负责,基于飞傲的 S.Turbo 结构过滤掉多余的中频和高频部分,优化整体的低频质感。
最后聊聊我个人近期比较满意的一套 FX17 组合吧,那就是 Astell&Kern SP3000M 白铜版。虽然几年前的 SP1000M 并没有打响 A&ultima 系列下的「M」头衔,但这次的 SP3000M 绝对是目前 Astell&Kern 最强的小尺寸 DAP 产品,没有之一。与 SP3000 完全同规格的核心硬件配置,但体积却缩小了不少,白铜版更是把整机的质感拉回到 SP3000 同等待遇,妙哉!SP3000M 白铜版的声音风格是饱满鲜活的,细腻的声音线条下是不急不躁的特性,搭配 FX17 颇为合适,况且同为银色机身的两者在外观上也十分契合。
由于 SP3000M 白铜版本身的声音素质就不低,搭配上 FX17 整体的声音底子就显得相当干净,人声温润鲜活,并且高频部分的明亮感尤为出众,完全就是一套中正素质流的组合。值得强调的是,FX17 在空间感的营造上确实需要更好的前端去做输入,以 SP3000M 白铜版来说,在听坂本龙一指挥的现场专辑《The Best of ‘Playing the Orchestra 2014’》时,整体的声音方位感是很强的,其中甚至包含着观众偶尔的咳嗽声,宽阔的横向声场把不同乐器带来的临场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纵向的声场又给到你一个音乐厅般的纵深感,其中的《Bolerish》就有一种坐在其中的错觉,后侧传来观众细微的嘈杂声显得颇为真实。总之,FX17 值得你去搭配旗舰级别的 DAP,它的声音素质和潜力也会让你感到惊喜,目前 SP3000M 白铜版和 FX17 也成为了我自己日常使用频次最高的听音组合。
可以说,我是从飞傲开始决定做耳机的时候就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这一路飞傲发布了不少经典的耳塞作品,也有遇到不少错误的产品抉择,但好在现在的他们已经是一家能够推出足够出色的产品站在万元顶级耳塞市场的品牌了,评判留给市场,艰辛自己回味。如今我们若要讨论「静电味」的耳塞产品,那么飞傲 FX17 圈铁静耳塞必然是其中绕不开的代表产品之一,也是飞傲目前顶级旗舰耳塞的里程碑作品。
作者:小淼-海 04-14 11:50
网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552993415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