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级的入门桌面台机 —— 飞傲K5 Pro ESS版

 

入门“水桶级”的便携台机

 

​​       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而尴尬的是,我又算是半个完美主义者,办大部分事情我都想费最少的劲,得到最好得结果,但是为了选择合适的HiFi器材,我又能不嫌麻烦的来回折腾,比如今儿我要讲的K5 Pro ESS,就是我目前为止找到的一款“水桶级的桌面台机”,集解码耳放为一体,在同价位当中,它的表现属实不错,各方面体验均令我满意。

 

 

       初步食用K5 Pro ESS时,我并没有急于测试它的声音表现,而是先盘了盘那颗吸睛的大旋钮,丝滑的阻尼感恰到好处,配上一圈RGB灯带,视觉效果拉满,在音量控制上的精确度也是极高的。它的体积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小一圈,长宽高分别为 12mm/14.7mm/5.5mm, 加上本身较轻的重量(480g),一只手便能捏起机身提起来,放在桌面上也不怎么占空间。

 

 

       很多情况下,由于台机的推力较大,在驱动一些灵敏度较高的耳塞时,往往会出现“过推”的情况,对于增益可调节这个功能,其实是一个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很庆幸能在千元级的K5 Pro ESS身上见到这个功能,低中高三个增益挡位,增加了更广泛的适配性,它的输出功率高达1.5W,针对大耳、高阻抗耳塞均轻松拿下。

 

 

        我尝试用K5 Pro ESS推我手中一些高灵敏度的便携耳塞,仅仅将音量旋钮转到大概五分之一处,就方可轻易的食用了,而且控制力表现的相当不错,不会出现“过推”的状况,前提是最好将增益开到最低,此外针对便携塞的适配,官方还附赠了颗6.35mm转3.5mm的转接头。

 

 

       针对不同的设备搭配接口,K5 Pro ESS还支持同轴、光纤和RCA输入,台机不大,功能还挺丰富。对了,这次K5 Pro ESS的重点升级在于芯片,众所周知由于AKM厂在前年下半旬失了大火,导致到现在AK芯片的产能都没恢复过来,之前老版本K5 Pro用的AK4493芯片自然无法继续供应,K5 Pro这玩意一直卖的这么好,可不能断了啊,所以飞傲也是迫在眉睫,将芯片换成了ESS厂的旗舰芯片ES9038Q2M,但其实在参数表现和实际体验上,是比上一代芯片做了升级的,失真上减少了一半,声音上的表现也要更好。

 

【声音听个响】

        其实如果有老版本K5 Pro(AK4493版)的烧友,在对比升级后的ESS版本,是很容易听出其中差别来的,虽然我并没有接触过上一代版本,但是为了好奇这个“换芯”后的对比结果,我直接驱车十几公里带着ESS版到本地烧友家里进行对比,听了几耳朵,我发现ESS版的K5 Pro,在分离度和解析上,要明显要好于4493的版本,单论这两点,我主观上认为是做了升级的。

 

 

      K5 Pro ESS版本的整体的调音风格,大概是在三频均衡的基础上,侧重于声音的线条感和密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对比老版本下来,会发现ESS版的K5 Pro解析变强了,不过也是实打实的强,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解析刻画。另外在搭配上,我首先推荐的是搭配一些本身风格偏暖,同时瞬态又不够迅速的耳机。

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并不是因为K5 Pro ESS声音偏冷,而去推荐用它搭配一些声色偏暖的耳机,相反它的三频分布非常的均衡,就连低频的量也是控制的很恰当,基本上你耳机低频该有多少量感,就推多少量感,不会刻意的去增添几分,那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你想大程度上保留耳机的“主体音色”,但是你又想尝试着增加一下声线的透明度,比如拨动吉他更加透亮、人声的口型更加凝聚,那么K5 Pro ESS刚好可以完美的实现你这个设想。

 

 

        拿索尼的Z7为例,这货的声音有着较为浓郁的流行氛围,味道醇、动态好(尤其是低频),不过对我多少有点“爱恨纠缠”的那个意思,一边爱它那个温暖而澎湃的氛围,一边又”恨”它的线条感知不强,层次不够丰富,(呸,渣男)。

       而K5 Pro ESS就像是个“调解员”,尽量的中和了一下,将Z7的味道大程度上的保留,同时它的声音密度有着可闻的提升,首先是高频,原本略发软的高频器乐,似乎变得能支愣来了,密度增加了,线条也清晰了,但其实在这基础上改变更为明显的还是“瞬态”,没错,不管是高频上还是低频上,瞬态均有着可闻的提升,吉他声更利落,低频回弹更具弹性,这些提升在我猜测看来,一是K5 Pro ESS的推力足(我只开了中增益),二是它本身的调音功底扎实,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在K5 Pro ESS下的DT900 ProX,在音色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也没碰撞出大的火花,这其实颇有意思,因为不管你是从耳机的角度去看台机,还是从台机的角度去看耳机,恰恰均能证明这两者的声音都很都很均衡,像DT900 ProX是最近一只口碑较好的监听大耳,解析好,三频正是它的优势,这和K5 Pro ESS很像很像,那其实细听的话,有一点是能感知的,不过不是很容易发现,那就是K5 Pro ESS会略微的拉开一点声场,略微弥补了990声场的小短板,这也验证了我开头说的分离度比老版的K5 Pro更好。

 

 

       大耳推完了,再来简单讲讲塞子的搭配,毕竟很多用户对耳塞上台是有着近乎“痴迷”的程度(包括我),“大力出奇迹”这个广为流传的“真理”常常出现,但是一定要把控好一个度,用力过猛就容易成了“歪理”了。像搭配飞傲的动圈耳塞FD5,最低增益下,明显能感受到整个的声音增添了几丝鲜活,FD5的优势是大动态磅礴,氛围耐听,推力上来了之后能感受到层次要比以往清晰,动态响应也要更加迅速。

所以你要是推耳塞,我针对K5 Pro ESS给出的建议是,最好开到最低增益,尽量避免出现底噪和过推出恶声的情况,不过话又说回来,K5 Pro ESS在电源上的处理很讲究,DC15V的独立供电,并且在内部设计了二次电源变换电路,前后级的电路各自分工,大程度上避免了干扰的出现。

 

 

      整体来看,K5 Pro ESS在这个价位,几乎没有什么槽点可言,从推力、声音、操作和稳定性上,做到了非常成熟、高完成度的状态,而且关键是它还长得贼好看,这就很吸引人了,如果硬要吹毛求疵的话,我可能会觉得加个平衡口会更好,但是考虑到其售价,这个槽点也算是无关痛痒,而且与其增加额外的成本,倒不如把一个纯粹的功能研发到最优,可能这也正是K5 Pro ESS卖的火爆的原因,用户有时候并不关系你有多少附属功能,只要你的某一方面已经做到了出众的状态,那就很轻易的促使我掏腰包买账。​​​​

 

 

 

 

作者:进击的老八  编辑于:03-14 18:41

网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46991811822093

Views:0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