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超跑”:飞傲Q15便携解码耳放
一.前言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飞傲和国砖吧联合举办的Q7便携解码耳放巡回活动,对于Q7仅需不到旗舰播放器M17一半价格,即可享受到近似于后者的强大声音参考性,我是非常欣赏的。但作为一台随身设备,Q7还是太大太重了,携带出门实在是很不方便。而若是将Q7当做桌面设备吧,和几乎同价位的K9 Pro这种正统的台机相比,它在声音表现上又还存在一定差距。当时我就感觉,一台在定位上比起Q7来说,更加侧重于随身设备这个概念的解码耳放,或许会具备更高的实用性。前不久,飞傲推出了定位低于Q7的Q15,其实在上个月的耳边事北京聚会上,我就在飞傲展台上小小地体验了一下这款新品解码耳放,当时试听时就感觉这东西实力不俗,正好借着本次申请到了众测名额的机会,我来与大家详细分享一下我的使用体验。
二.客观体验
与过于“砖”的Q7相比,Q15的体积算是一个亮点,总体的体积和重量与一般的中端安卓播放器差不多,尤其是300g出头的重量,还不到Q7的一半,且外形较为细长,相对更便于单手持握。Q15的外形依旧是飞傲近两年标志性的硬派机甲风,外壳的磨砂触感细腻,整体做工较为精良,外壳有黑色和灰色两种颜色可选,喜不喜欢这个风格看个人,我自己是觉得还蛮帅的。
Q15的配件对比Q7是存在减配现象的,最直观的感受是包装内不再有随设备附送的皮套了,也没有散热底座。对于配件减配这一点我个人不太在意,毕竟Q15的定价也比Q7便宜了不少。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设备本身的功能性上,Q15却并不会让我感受到有明显的减配,甚至在部分细节上,Q15比起Q7反而还有所优化。
在输入方式上,Q15支持USB输入、同轴输入和蓝牙连接,使用场景比较灵活。Q7上面备受好评的“台机模式”和“超级大耳增益”,在Q15上被保留了下来,而且Q15上的充电/供电口为一个独立的Type-C接口,开启“台机模式”时,设备通过这个Type-C口进行供电并解锁“超级大耳模式”。比起Q7上的DC 12V供电口,Type-C接口使用起来会更便利,连接线很常见,且在出行时,使用充电宝即可为Q15供电,该充电口有做涂红处理,非常醒目,需要接电源时,我即使随意扫一眼也不会把充电口和数据连接口搞混。
三.声音表现
当时在聚会上试听时,Q15让我比较意外的一点就是它的声底是微暖的,且声音线条细腻饱满,音色上有着不错的润泽度,中低频的能量相对更为充足,非常有流行味,这种声音风格对比Q7那样音色更加中性,三频中正均衡的听感来说,Q15相对来讲会更加适合入门/进阶级随身用户们的普遍口味。
Q15的驱动功率虽然明显要比Q7低了一些,没有Q7那么强的“器材通吃性”,但台机模式下极限1600mW的驱动功率也仍然是中端随身设备中非常优秀的存在,一般情况下用来驱动耳塞是足够用的,也可以搭配一些不算难推的头戴式耳机。Q15的基本素质表现较为亮眼,它有着较高的声音密度,动态表现在中端级别的随身前端中也非常优秀,声场规模适中,具备一定的参考性,在参考性这一点上,Q15要比价格高于它的中端播放器M11 Plus还要强,属于是比较充分地发挥出了解码耳放这一形态的产品在性价比上的优越性。
在三频表现上,Q15的低中高三频能量分布比例大致在3.5:4:2.5,是一个较为侧重于流行氛围感和人声表现的风格。Q15的低频我是非常喜欢的,它的质感很蓬松,虽然没有Q7那么强的低频力道,但低频氛围感却更足,鼓声的位置适中,不会对人声产生掩蔽效果,比较适合各种泛流行乐,但相对来说,若是听重金属摇滚,则力道会稍有欠缺。Q15的中频能量充沛,人声位置较为靠前,但比较难得的是Q15的人声表现没有过强的颗粒感,而是一个细腻顺滑的质感,听女声曲目尤其适合。在高频表现上,Q15相对来讲不会像Q7那样完整,主要差距点在于Q15的极高频延伸,在听钢琴曲目时,整体的光泽度不像Q7那么精致。
四.玩法建议及搭配分享
无论是否需要开启超级大耳模式,同样挡位的增益下,Q15在台机模式下的控制力都要明显强于随身模式,在驱动头戴式耳机或者一些非常吃控制力的耳塞时,往往会获得更扎实饱满的声音框架。不过如果只是驱动一些不算特别难推的耳塞,倒也无需非要将Q15接上电源使其处于满血状态,随身模式一般也够用。
1.飞傲FH9
参考设置:随身模式+平衡中增益
飞傲FH9的综合素质表现在同价位耳机中较为亮眼,有着较高的解析力和良好的声场表现,但仍有部分烧友不喜欢它的中频风格,觉得它的中频虽然结像比较近,但质感来讲比较直白,有时候情感表达不够充沛。即使用M11 Plus这个相对还比较合理的官方搭配来驱动FH9,也并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Q15则能够很好地改善FH9的中频听感,中频的细节更加丰富,质感来讲也更加细腻饱满,使FH9获得一个更有温度的中频。另外Q15较为全面的基本素质也与FH9较好的素质底子相得益彰,在整体搭配的中频表现较好的情况下,其余各个层面上的表现也并无明显短板,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西装套搭配。
2.Final A8000
参考设置:台机模式+单端高增益
即使是在动圈耳塞“圈皇”们内部做对比,A8000也是个很难伺候的主,它对于前端的驱动功率和控制力要求都比较高。且A8000的声底透明度极高,不仅对于音源质量比较挑剔,它也不会容忍前端中存在一丁点不安定的声音。使用Q15来驱动A8000时,可以明显感受到使用台机模式和随身模式时,A8000的音色质感会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台机模式下的A8000,音色明显会更加饱满、顺滑,另外Q15细腻厚润的人声表现也会让A8000的人声变得更耐听一些,A8000自身比较明显的齿音也会有所收敛。而且Q15的台机模式也能够将A8000的基本素质发挥得更加充分,声场规模明显比随身模式更大,且动态更为充沛,听大编制古典乐时的综合表现也能获得很好的加强。
3.飞傲FT3
参考设置:台机模式+平衡超级大耳增益
飞傲FT3虽然是飞傲的首款大耳,但声音完成度并不低,其素质靠谱,声音风格也是中正均衡型,还有一点比较难得的是,它对于前端的驱动能力要求相对不算高,但它的声底微冷,且对于前端的音色表现较为敏感。而Q15的声底又是微暖的,音色也有着较好的润泽度,在驱动FT3时能够起到很不错的互补效果,整体的音色更为中正,非常杂食。Q15在使用平衡口,开启台机模式并使用超级大耳增益的情况下,也能将FT3驱动得较为充分,动态水平和声场规模都很不错。
五.总结
飞傲Q15定价为2699元,比飞傲目前在售产品序列内最入门的播放器M11S还要便宜一点,但是其基本素质表现却比飞傲的“中端水桶机”M11 Plus还要出色,且Q15更高的驱动上限以及更加沉稳的控制力又使其性价比更为突出,尤其Q15在“台机模式”下的强大控制力,非常适合治一些难推、吃控制力耳塞的“疑难杂症”,在驱动大耳时,注意尽量不要选择难推型号即可。Q15在声音风格上也有一定突破,尤其是这种微暖且细腻的中频风格,在之前的飞傲产品序列里是比较少见的,非常适合流行人声爱好者以及追求极致性价比的随身烧友。
作者:单端遗老 编辑于 12-19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