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傲 FD15 动圈耳塞:做到「极致」的千元利器

今年“千元动圈耳塞最佳选手”的候选型号~

​​FD15 这款耳塞应该是今年内给我惊讶感最强的产品了,暂时还没有之一。

 

我收到 FD15 的时候,飞傲其实还没有正式发布这款产品,并且基于飞傲的产品迭代逻辑,FD15 也就是之前 FD5 的迭代款,而 FD5 这款 2020 年 12 月发布的动圈产品,当时的售价是在 1999 元的,放在那会儿都可以说是飞傲的旗舰动圈之作了。随着这些年飞傲在耳机领域的能力攀升,旗下产品的售价档位也逐步往上试探,更高价位段的旗舰定位耳塞已经屡见不鲜,那 FD15 作为 FD5 的升级迭代款,我寻思维持售价似乎也合情合理,况且听 FD15 的这段时间,我也确实觉得这款耳塞从声音素质和听感上能够支撑得住 2000 元的价格档位。

 

 

没想到!飞傲摊牌了,FD15 官方售价 999 元。

 

当然啊,我了解飞傲,他们在定价上的克制和竞争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 FD15 这款动圈耳塞定到了 999 元我想这背后一定有着一些品牌战略层面的考虑。从本质上来说,产品定价一般会基于几个维度去做衡量,一是结合出货量的营收考核,出货量多,单价自然可以下探,二是战略层面的核心目标,是要市占率还是要利润,三是市场维度的竞争考虑,竞对的定价和市场情况会决定价格段的选择。飞傲将 FD15 定位在千元以下的价格段我个人猜测更多是基于价格卡位的爆品逻辑去设立的,现阶段多单元耳塞的价格已经下探得很低,直接威胁到了同价位的动圈耳塞,价格分布也会更加两极分化,高端的永远高端,低端的永远低端,中间的价位段一直尴尬。

 

 

那么如此来看,定价到 999 元似乎又是一个很合理的策略,我也看了下飞傲目前在售的动圈耳塞,基本都是一千元以下的产品,我猜测后续如果有更高端的 FD17,那么在定价上一定会和 FD15 有着明显的价格鸿沟,上一代的 FD7 就是直接定到了 3999 元,和 FD5 本身也有着 2000 元的差价。

 

既然是一款以价格卡位的产品,那么 FD15 在成本上的控制自然需要精准。这里的「精准」并不意味着降级或者阉割,而是把成本用在用户最能感知到的地方,放大用户强感知的部分,去除用户弱感知的部分。因此,FD15 的耳塞本身依旧有着超过价位段的音质表现和腔体质感,而在飞傲一向较为大方的配件上,FD15 明显做了一些收敛。譬如,FD15 应该是飞傲首次把其 HB11 亚克力收纳盒作为耳机收纳的配件搭配其中,没有用之前常见的皮质收纳盒,好处就是 HB11 收纳盒支持乐高式的叠放,我自己就买了好几个作为小配件的收纳盒使用。此外,一些配件的放置方式和给到你的开箱仪式感会稍显弱化一些,但这些我认为都是属于产品锦上添花的部分,真正核心给到用户价值的地方还是产品本身。

 

 

飞傲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单看 FD15 的腔体你应该很难相信这是一款不到千元的耳塞,不锈钢材质的腔体在手工抛光和 PVD 电镀处理后呈现出镜面的效果,外壳上并未有过多的设计元素,对比前代 FD5 的半开放式声学设计改为了现在的封闭式声学设计,整体看起来相当克制与简约,单只耳塞的重量在 12g 左右,放在手心甚至有一点儿坠手感。

 

 

FD15 依旧是飞傲常用的 MMCX 接口规格,原配的线材是一条 480 芯古河单晶铜 + 古河单晶铜镀银同轴混编的结构线材,也就是目前飞傲官旗在售的 LC-RC 2024 耳机升级线,支持可换插头,标配一个 3.5mm 单端插头和一个 4.4mm 的平衡端插头,其单卖的售价就在 499 元,然后 FD15 整体卖你 999 元,飞傲啊,还是你比较狠。

 

 

硬件配置上,飞傲给 FD15 堆了不少料:镁铝合金球顶 + DLC类钻石悬边振膜的13.8mm 大尺寸动圈单元、更大的 8.6mm 直径音圈设计、1.5T 外磁驱动结构、前腔声棱镜装置、F.T.B.S(特斯拉阀)低频加载专利结构和可更换的声学导管结构,其中不少配置对比前代的 FD5 来说均有着明显的提升。

 

 

从实实在在的听感上来说,FD15 作为一款单动圈耳塞有着颇为均衡健康的声音底子,并且其声音素质放在千元档位非常能打,氛围感的呈现在柔和温润中还透露了一点通透感,在我看来这种声音的表现是高级的,FD15 并没有去特别强调低频本身的能量感,而是通过优质的声场表现来营造舒适的低频听感,你说它是 Hu-Fi 也不太像,毕竟在中高频部分的细节量 FD15 又没有缺失,该有的解析力也有,低频量感以我个人来说也是适中的,所以 FD15 的声音风格我认为是均衡偏暖的走向,在保证三频声音健康的同时强调了声音的氛围感和空间感。

 

对于 FD15 官方其实给了不少配件做搭配组合:声学导管、插头、硅胶帽,不同的搭配都可能会改变 FD15 的音色,这里我个人会更喜欢红色声学导管加上单端插头。FD15 包装内附赠的黑色声学导管官方称其会提升高频,而红色声学导管则是优化低频,两个导管之间的音色差异不会特别大,但区别上还是可闻的,红色声学导管带来的低频感个人认为更佳,相比黑色声学导管,声音密度和厚度会有略微提升,听感上会更耐听一些。至于单端和平衡端插头的选择,我认为 FD15 自身在声场上的处理已经足够,换上平衡端插头后会进一步拉伸 FD15 的声场,听感变得略显毛糙,这种拉伸后的听感是我不喜欢的,况且 FD15 的灵敏度为 112dB@1mW,属于很容易驱动的塞子,使用单端输出足矣,因此对于我来说似乎并没有要用平衡端插头的理由。

 

 

FD15 并不是一款挑前端的塞子,高灵敏度的设计使得其基本不会遇到驱动不了的情况,加上音色方面相对均衡,搭配上手机再配个便携解码耳放就完全足够了。以飞傲自家的蓝牙解码耳放 BTR7 为例,这是一套非常轻便的组合,BTR7 之前我也做过了分享,其音色是有氛围感的,稍稍偏暖,大体上还是趋近于中性均衡的路子,听感上不偏不倚,和 FD15 搭配也刚好可以弥补在无线条件下对于低频质感部分处理的不足。对于出街党来说,BTR7 + FD15 的组合我认为是「恰好」的,看似无线不够「Hi-Fi」的套装,实际上整体的听感相当耐听,得益于 FD15 在空间感和氛围感上优质的营造,其声音线条扎实清晰,中频部分的鲜活感得到体现。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前端驱动 FD15 时需要一定的克制力和控制力,不然很容易会把 FD15 高频部分的毛刺感推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上面建议用单端驱动的原因,增益也别选高了,不然很影响听感。

 

 

 

说到这里,其实我觉得 FD15 和 DAP 的搭配不一定飞傲自家是最合适的,因为现阶段飞傲自家播放器在驱动力上打得很猛,反而缺少了一些对于驱动力有着精准控制的产品,这也使得我日常会更愿意把 FD15 和 Astell&Kern 的 SR35 绑定在一起使用。SR35 算是我个人非常愿意带出门的 DAP 之一,小巧个性的机身尺寸和对于声音细腻的呈现是我对它的评价,搭配 FD15 颇为甜品级。SR35 虽然整机的驱动力和很多国产 DAP 拼数值并不占据优势,但正是这种「克制」反而在搭配一些易驱动的耳塞时出声更讨好耳朵。SR35 在普通增益下就可以很好地驱动起 FD15,Astell&Kern 那品牌传统的温润感配合 FD15 也更为强调了声音的情感,弱化了一点锋芒感。当然,听感是因人而异的,或许也有人会认为 FD15 走素质流声音更好,那么通过配件的搭配甚至是换线的组合,你也依旧可以听到 FD15 充满素质感的一面,所以从硬素质角度飞傲是给了 FD15 足够的竞争力,只是看个人的喜好选择罢了。

 

 

回到我开头说的那句话,FD15 这款耳塞应该是今年内给我惊讶感最强的产品了,暂时还没有之一,在千元价位出色的声音表现和综合素质使得 FD15 难寻敌手。虽然一直都知道飞傲在高配低价上玩得很溜,但这次「卷」得确实让我意外,我想这可能是飞傲在千元价位段目前能做到的「最极致」的产品了吧。​​​​

 

 

 

 

 

作者:小淼-海  07-03 11:55 

网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52020037124473

Views:0
Collection